汪品先院士在“探索一號”科考船上參加科考會議(5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建松 攝
新華社“探索一號”5月13日電(記者張建松)在眾人關切的目光中,一位年逾八旬的耄耋老人,穩(wěn)步爬上扶梯,登上了不滿周歲的“深海勇士”號載人深潛器。在南海的萬頃波濤中,緩緩駛向海底的沉積珊瑚礁,觀察采樣長逾8小時。
這位耄耋老人,就是我國著名海洋地質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同濟大學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汪品先教授,一位82歲高齡、依然擁有一顆“赤子之心”的科學大家。
“這是我多年來的心愿?!闭劶白约涸诒娙搜壑械纳顫搲雅e,汪品先說。
汪品先院士(左)在“探索一號”科考船上(5月12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建松 攝
去年,完全由我國自主研制的“深海勇士”號4500米載人深潛器成功海試,今年投入實驗性應用。汪品先第一時間決定使用“深海勇士”號及其科考母船“探索一號”,執(zhí)行他領導的“南海深部計劃”西沙深潛航次任務。
“作為一名海洋科學家,到海上觀察研究大海是很平常的事。我期待有更多的海洋科學家走出實驗室,到大海中來。海洋知識的根源在海洋,海洋科學的靈感在海洋。在大樓里寫論文固然重要,但是科學家不能專靠學生出海取樣。”汪品先說。
現代科學的發(fā)展,原本就源于人類的好奇心。從小,汪品先就喜歡遐想。他曾在《院士自述》里寫道:“獨坐靜思,其實是十分有趣且有益的。我喜歡在飛機上觀賞云海變幻,真想步出機艙在白花花的云毯上漫步;也喜歡在大雨聲中凝視窗外,想象自己棲身水晶宮的一隅……”
在60多年的科學生涯中,這種好奇心不斷引領著汪品先,一步步深入探索海洋與地球科學的前沿奧秘。
汪品先院士在“探索一號”科考船上工作(5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建松 攝
從第一次以中國的首席科學家身份主持設計20年前的國際大洋鉆探航次,到推動我國大洋鉆探“三步走”;從推動并主持我國“南海深部計劃”,到建造我國海底觀測網,他的每一次好奇,都與國家利益緊密相連。
在“探索一號”科考船上,這位82歲的科學大家,每天參加科考討論會,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認真傾聽小輩們的意見,與大家一起規(guī)劃考察路線,并根據實際情形,實時修改原先計劃,謙遜而隨和。
但在生活上,他卻像孩子一樣固執(zhí),拒絕了船上所有的特殊待遇。一日三餐,他像所有的考察隊員一樣,在船上爬上爬下;在風浪的顛簸中,依然坐在電腦前工作,就像在陸地上一樣,惜時如金。
汪品先院士乘坐“探索一號”科考船從三亞起航(5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建松 攝
他還像孩子一樣毫不忌諱地談論著健康與生死。船醫(yī)給他量血壓,他得意地說:“看,我的血壓像小伙子一樣棒,不過是靠藥物控制的。”去年底,他查出了前列腺癌,醫(yī)生的保守治療方法,控制了病變指標。這次上船,他僅帶了一支皮下注射的針劑。
“到了我們這把年齡,都是排著隊等著‘走’的,有的人還要來插隊?!蓖羝废扔哪卣f,“別人是博士后,我是做院士后。我國的海洋事業(yè)迎來了鄭和下西洋以來的最好時機,許多我年輕時想做而做不成的事,到了老了該謝幕的時候反而要登場,怎能不抓緊寶貴的時間?”
-
“張衡一號”將為我國地震監(jiān)測和預報提供科學依據
記者12日從汶川地震十周年國際研討會暨第四屆大陸地震國際研討會上了解到,通過對我國首顆電磁監(jiān)測試驗衛(wèi)星“張衡一號”傳回的數據進行分析,將為地震監(jiān)測研究提供一定科學依據。2018-05-12 21:15:16
-
國家熱帶農業(yè)科學中心將在海南建設
共同將國家熱帶農業(yè)科學中心建設成為代表國家水平、體現國家意志、承載國家使命的國家創(chuàng)新平臺。2018-05-09 22:33:35
-
楊金龍、杜江峰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校長
5月7日上午,學校召開全校干部大會,宣布中國科學院黨組關于我校校級領導班子成員的任免決定,楊金龍同志任副校長,杜江峰同志任黨委常委、副校長,周先意同志因年齡原因不再擔任黨委常委、副校長。2018-05-08 15:42:43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